單位名稱
|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 ||
設置地點
|
30014新竹市南大路521號
| ||
單位負責人
|
曾憲政校長
|
聯絡電話
|
03-5213132
|
傳真電話
|
03-5215827
| ||
電子郵件地址
| |||
聯繫人員
|
承辦人:利志緯
|
聯絡電話
|
03-5213132分機5604
|
傳真電話
|
03-5215827
| ||
電子郵件地址
| |||
基地概述
|
1.地號:新竹市新興段1542、1627、2013等4筆地號
| ||
2.土地使用分區:學校用地
| |||
3.竣工時間:預計2009年8月
| |||
4.基地面積:77,253平方公尺
| |||
5.工程概要: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為8086.97平方公尺,新建校舍為地上6層、地下1層之建築物,建蔽率為24.41%、容積率為89.13%。
| |||
6.管理者: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系
| |||
7.使用者: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系
| |||
8.建造字號:(096)府工建字第00262號
| |||
徵選方式
|
邀請比件
| ||
公共藝術設置
預算總金額 |
依教育部96年1月18日台(總)二字第0960010767號函併案辦理本校音樂二館增建工程及体育健康教學大樓興建工程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公文詳附件二。
體育健康教學大樓新台幣3,110,303元、音樂二館增建工程新台幣340,055元,公共藝術設置總金額合計為新台幣3,450,358元。
| ||
總工程發包經費
|
體育健康教學大樓興建工程發包金額為新台幣277,000,000元、音樂二館增建工程結算金額為新台幣34,005,500元,總工程發包經費合計為311,005,500元。
| ||
執行小組名單
|
葉俊顯委員、林志成委員、劉鎮洲委員、黃銘祝委員、賴小秋委員、黃嘉勝委員、蔡長盛委員
| ||
徵選小組名單
|
葉俊顯委員、林志成委員、劉鎮洲委員、黃銘祝委員、賴小秋委員、黃嘉勝委員、蔡長盛委員
|
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理念本案建築基地位於校園右側緊鄰南大路,與現有第一、第二學生活動中心、體育館、餐廳形成一個動態的學生生活區。體育健康教學大樓的設置主要提供體育系朝多元發展與創新的教學目標下而提供學生教學活動的場所。
本案期待以公共藝術作品呈現學生學習生活中「健康、體育、運動、樂活」的活力意向,並透過公共藝術的創作及民眾參與計畫,結合學校師生的共同參與表達藝術想法的機制,共同將學生校園內動態的活動空間,營造出一個健康、優質、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師生能直接深入體會藝術與生活結合的樂趣,並將藝術創作納入教育學習領域,讓教育環境更為活潑。
(一)規劃理念
- 因應學校轉型後積極以保持各學系傳統特色與突破為目標,呈現出國際化、在地化產業化與數位化等方向之藝術表現。
- 以藝術作品在生活中隨處可得,提供民眾親近藝術機會為目標的設置理念,達到提昇人對環境品質的注重。
- 提供一個藝術創作者展現作品的舞台,結合學生活動空間的適宜性,經由作品與師生民眾的互動及對話,導引多元創作觀。
- 融合環保綠化、健康樂活的意涵,激發建築專業與藝術作品互動的機會,進而提昇人對環境品質的注重。
- 考量學生活動中心外之綠廊空間為學生社團活動、展演之主要場地,亦為師生主要活動動線,未來更期能串連至體育健康教學大樓,形成完整的無車人行徒步環境。惟現在位於學生活動中心外側的半圓形階梯,因臨近車行動線,讓學生活動時備受安全疑慮,故希望結合公共藝術的創作,營造一個安全、且具有舞台效果、視覺聚焦的場域氛圍,讓公共藝術融入校園環境及師生生活經驗。
考量學生活動中心與體育健康教學大樓的入口綠廊地坪與綠帶空間未來將成為學生經常性出入與活動舉辦、社團表演等主要場地,亦為師生使用頻繁的空間之一。建築師希望能參考藝術家的巧思,整合現有的綠廊空間,創造一個安全且人車分離的行人徒步空間,並期望配合藝術家所提的藝術創作內容,調整景觀工程內的植栽位置、地坪舖面等細部,讓綠廊空間成為一個兼具使用機能、休憩、展演及美學教育的場所,並透過各種不同形式的互動,建立起校園師生、參訪民眾的集體記憶空間。
為使體育健康教學大樓的入口綠廊地坪能夠與藝術家所提出之公共藝術計畫更為契合,藝術家須配合提出地坪舖面設計圖,交由建築師進行工程施作,綠廊內之既有植栽已斷根,可配合藝術家巧思進行調整。再者,校方考量現有之體育館外牆設有空調主機多台,為避免未來公共藝術完成後,破壞整體環境之優美,請藝術家於規劃公共藝術創作時,併同將體育館外側之空調主機美化列入本案公共藝術設計重點之一。
投標單位可依本案公共藝術設置目標、空間特性及規劃理念,透過整體意象主題的考量,於學生活動中心與體育健康教學大樓的入口綠廊地坪與綠帶空間進行作品創作與設置,作品類型不限,可透過環境結合、師生互動、數位科技、燈光計畫、事件發生、街道家具…等面向思考,作品提案可為多件或一組件具有關聯性之系列形式呈現。另作品使用媒材亦不限制,但須確實考量使用、管理、維護安全及經濟性,與具耐候性、堅固性及地坪防滑性,並著重於安全性及不易脆裂、毀損及滑倒之媒材。
(三)設置規劃原則
- 作品設計需與本案基地、校園特色及景觀環境互相配合,並應維持空間使用的流暢性。
- 作品表現形式不拘,但應符合一般公共安全及相關法規,如人行動線、公共安全、監控系統、消防排煙、指標系統及照明功能等。
- 作品設計應融入學校風格、藝術教育文化、校史背景、地區環境與生活經驗等特質。
- 作品不在於單一的藝術品提供,而在於創作形成的過程中,鼓勵本校師生能積極參與。
- 作品之設置,可考慮以系列性作品,串連新建校舍入口綠廊與戶外開放空間之活動機能,但須注意作品之連貫性。
- 作品設置時應避免影響現有建築結構與出入動線。
- 考量校園環境的特殊需求,公共藝術媒材的安全性與耐久性,應配合基地氣候、考量堅固耐用、不易破損、可長久設置等因素,並包含作品夜間照明設計。
- 藝術家須結合結構技師進行作品設計,確保作品結構安全,並考量颱風、地震、暴雨等天然風候影響。
- 應提出完善施工計畫及後續維護管理計劃。
- 需於作品適當位置裝設長久性之中、英文說明牌,說明牌內容依新竹市公共藝術審議會規定。
- 建立藝術親切感:透過公共藝術入選作品展覽,及參與民眾參與計畫後,讓藝術與學校師生零距離,使大家可輕鬆的在生活中體驗藝術之美。
- 延伸公共議題:透過計畫中所執行的各項活動,學校師生均可持續進行,結合不同的藝術創意,不斷將藝術帶進生活,讓藝術的公共性延伸到更多層面。
- 創造安全的展演、休憩空間:透過公共藝術創作與景觀工程相互配合的執行,讓藝術融入於平日的校園生活中,同時間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展演、休憩空間,讓公共藝術的影響力得以發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