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1

六張犁AB區及三興段社宅公共藝術計畫終於啟動啦!

歡迎大家邀請親朋好友一同參與社區說明會哦!

【第一場】
時間: 2023/6/1(四) 晚上7:30-8:30
地點: 景勤里區民活動中心 / 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56巷6號6樓

【第二場】
時間: 2023/6/7(三) 下午15:30-16:30
地點: 嘉興里辦公室 / 臺北市信義區嘉興街175巷6號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策劃單位:喜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2023/04/11

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共享生命之境Sharing the Realm of Life 》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經歷了超過26個月的歷程,終於完成了政大公企中心的公共藝術計畫,感謝投入計畫的所有委員、校方工作人員、藝術團隊及聽我碎碎念的朋友們,We have accomplished so much more~

歡迎大家有空可以經過公企中心,看看由 豪華朗機工 LuxuryLogico 策畫《共享生命之境》,室內外各有1件作品 ​,2件作品都非常精彩。

下面文字取自豪華朗機工臉書:
「知識之光照耀著眾人、生活、生命之樹,彼此環抱而成為了家 」
政大公企中心,以開放態度來擁抱環境,從知識的殿堂,成為交流的平台,為社會提供終生教育基地,將知識回饋給社會的專業發展,並建構產官學間的社會發展鏈,希望透過建築、公共藝術、生活文化與使用者、社區及全球不斷的相遇和對話。

政大公企中心再生之際,豪華朗機工以「人、企、學、家」四字,來展開學習大道與視覺語境,從知識之海山,建構遠景之光暖;從社會之互聯精神,融合環境之人本關懷,為公企中心帶來雙件跨域作品:

◐ 朝光之向凝視 Gazing Toward the Light
以太陽的光暈傳達包容與鏈結的意象,透著光在日夜閃耀,猶如對知識的企望。如同求知的眼,在凝望中,共同淬鍊出公企中心「教育傳承、創建新知、永續深耕、 生命成長 」的「共榮共好 」學習動能 ,互惠的正向思維,成為翻轉世界的前進動能 。











































◑ 知識樹下的家 Home under the Tree of Knowledge
為虛實合一的跨域作品,實體以當代線條帶來複合家屋的意象,用「人、家、企」三字建構造型,回應空間記憶與歷史紋理,創造自由交流的動能現場;虛擬創建出一座參天大樹,象徵百年樹人、世界互聯,即時互動的擴增實境,使觀眾留下的字句,累積成為知識樹,眾人匯聚的能量,將生生不息的傳承,讓家的意象,在觀眾參與的一刻,真誠地實現。

因室外作品《知識樹下的家》介紹,是件實體雕塑結合AR APP的作品,實體作品落坐於公企中心戶外廣場,以用人、家、企三字來建構造型。在 AR 虛擬世界中,創建一座參天大樹,觀眾可留下新生文字,即時生成在畫面中,看見匯聚的生長,無限循環,生生不息,逐步長成豐厚的知識之樹。

▍歡迎下載
知識樹下的家 已於App Store及Google Play平臺同步上架,建議先安裝好App再到現場體驗呦!

‣ App Store (iOS)- https://reurl.cc/Q4EGMo
‣ Google Play (Android)- https://reurl.cc/vkv4Ya


▍體驗地點
#政治大學公企中心 戶外廣場
(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 )

2021/04/16

【以藝術之名而進行的社會運動】--「臺北市信義、文山及萬華區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公共藝術案例分享講座聽後感想



下午聽了一場很棒的分享,關於以藝術而進行的社區營造,或我覺得「以藝術之名而進行的社會運動」應該更為貼切!!!

水牛設計部落的呂耀中老師所分享關於椬悟城鎮之心人文景觀再造計畫--跟著小雨燕趣旅行,改造地點是在雲林縣口湖鄉悟北村,呂老師說了很多令人省思的內容,我經常在思考,關於公共藝術所執行的民眾參與計畫,是否往往過度美化了在地問題意識,而失去探討或嘗試解決現實層面的議題?而或是公共藝術需要如同社區營造般的攪和並融合在當地日常生活之中?究竟,我們想要或預設關於公共藝術的民眾參與期待是什麼?是公共為先?還是藝術為先?

但今天的主題跟我們為何會去參與的原因是來自,臺北市社宅公共藝的藝術社會工程(俗稱民眾參與)能與社宅居民、在地鄰里、社福機構等擦撞出怎樣的發展趨勢與可能性?民眾參與不再僅是如同玩耍般的被動式參與行為,將會因應公共藝術計畫及在地發展需求、族群差異與既有政治(若太尖銳,容許我換個說法,既有社會)衝突等,而突變出的各種無限可能性。

近年來不論是當代藝術、公共藝術或其他類社區營造模式的計畫,無數的藝術實踐者為探巡藝術及生活間的界線,透過不同的創作方法與實踐策略開始投身關係美學與社會參與藝術,民眾參與藝術逐漸轉變成可與藝術家共創的創意式參與及/或協作式參與(白載滿,2016 ),角色轉化成合作夥伴、參與者、協作者等角色,新的社交形式及與藝術對話的模式逐漸成形,這對於藝術之於公共領域產生深遠並具有意義的影響。社會參與藝術更重視創作過程,而成功的關鍵取決於參與者的投入、參與、互動程度,最重要的是,再藝術家功成身退後,社群成員仍持續推動、開發及管理社會參與藝術,達成公共利益。而「椬悟城鎮之心人文景觀再造計畫」以非公共藝術的方式,帶領我們重新觀察與思考關於【參與式設計】的另外一種面向。

套句簡報中郭瓊瑩老師說的:Art is trash without social impact!藝術若沒有形成社會衝擊那就只是垃圾。藝術進入社區想引發的就是對社會的影響力,而如何透過自身的DNA、景觀的DNA、在地的價值等,產生如漣漪般的無限效應,那便是執行者需要仔細思考與反思的細節。究竟,想為社區帶來的是如親人般無限愛心的陪伴?還是以聰明的方式去化解或影響對立性的衝突。呂老師說了一句:「我們最愛衝突了,如果沒有衝突的產生,將不會看到成果」,這點讓我驚艷了。一般公部門關於處理"衝突"這件事情,幾乎總是抱持的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心態,看不見、不想看見或看見了不想處理,更甚是有心想處理但無能為力等,這過程是因為要耗費的心力與人力成本可能遠超過一般市民能夠理解的,往往掏心付出的多以失望收場,中間的角力與糾葛,或許簡單、或許困難、或許隱藏著利益、政治、立場等許多不為人知的眉角。但,若不突破這些衝突及對立,我們有機會看到問題的真實面相嗎?所以,呂老師也說了,當這些衝突與對立無法解決時,那就提出問題吧!透過提問的方式,去重新收斂及找出矛盾。

另外,當在操作這些藝術行動時,是否能透過簡易但親民的操作模式,激盪出最貼近當地居民的心與如同日常生活或呼吸般的互動,進而讓這些成果轉化為居民及計畫參與者(外來者)的共同記憶,其實也是讓計畫有所成效的重要細節。這些記憶是透過居民因參與所產生的自我認同後,進而不斷累積成為的對在地的認同感。然而認同感計畫的產生,其實就是呂老師說的"如何引發自身對於在地所產生的好奇心,因好奇心進而去探索、調查,再發掘成為在地特色的常民生活,在地者如何看待自己?而外來者(參與體驗及建構者)想得到怎樣的生活體驗?透過兩者間不斷的衝擊與影響,讓彼此都能獲得不同的視野與不同的教育與學習經驗。而這些經過時間不斷地累積、堆砌後,將形成在地文化。

簡報中許多的重要精華,我以簡便的文字進行了摘要:
公民審議及參與式設計:
改變社區的空間形式
誘發社區產生質變
改變社區生活結構

目的:
達到環境美化成效
突顯社區議題及社區特色
提升對在地社區的決之及認同
其實,在人口老化、人口外移或老社區、老人及隔代教養等的議題,都是台灣現今鄰里生活中不斷或即將面臨的問題,而人們一直以來所希望的生活,不外乎就是「安居樂業、在地安老」,或許在社宅公共藝術的議題中,更應思索著如何議處似呼吸般簡單卻基本的生活議題,可能就是【居民所期待的安樂過生活】,日常、平常、如常!

延伸閱讀:
雲林縣口湖鄉椬梧城鎮之心人文景觀再造計畫紀錄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uu7UbItJmo

良影一二》椬梧故事鐵花窗造型典雅 連結地方情感成為網紅景點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12-10/506604


註解:白載滿(2016),藝術作為社會實踐:教育性啟發,國際藝術教育學刊,第22-38頁。

2018/11/02

【設計x臺東 Taitung by Design】聯合特展盛大開幕!


《NOOK光合臺東》
藝術家:FAHR023.1
策劃公司:禾磊藝術有限公司/吳慧貞
專案管理:延展創意有限公司/張曉華

#裝置藝術 #地景藝術 #專案管理 #artinstallation #landscape #projectmanagement #coordinator 

2018/10/28

Mit Jai Inn "Light, Dark, Other" Solo Exhibition at TKG+


 
Mit Jai Inn’s Firth Solo Exhibition “Light, Dark, Other” at TKG+, come and see the work. It’s a retrospect of Mami Kataoka’s greatest work in 2018 Biennale of Sydney with our love to her!!!

Date| 2018.10.27 - 11.25
Venue
| TKG+ (B1F, No.15, Ln. 548, Ruiguang Rd., Taipei 114, Neihu Dist., Taiwan)
Hours
| Tuesday - Sunday, 11am - 7pm




#mitjaiinn #exhibition #tkgplus #mamikataoka #postbiennaleofsydney #solo #artistassistant #contemporaryart #展覽 #片岡真實 #2018雪梨雙年展 #專案管理 #藝術家助理 #當代藝術

2016/11/11

2016/11/11~12/15 永福藝術深耕計畫 part 5

永福藝術深耕計劃邁入第五年,今年參與的對象是一群比較特殊的小朋友,希望透過藝術及動動手來訓練專注力及耐心!!!

其實設計課程的發想真的很困難,因為要考量很多方面的問題,不能太難但要有趣,製作時間要控制在40分鐘以內,細活不能多,還要讓大家有成就感.... 所以設計了認識線材、簡易編織、棉布滴染等課程,希望透過DIY活動,引發同學們對藝術的興趣,同時也可以訓練大家專注與耐心的重要性。



#公共藝術 #民眾參與 #藝術深根 #活動 #第五年 #藝術教育 #publicart #participation #event #artroot #fifthyear #arteducation 

2015/06/08

2015/6/8 - 6/18 永福國小藝術深耕計畫第四年--六年級畢業生軟陶體驗及謝師禮計畫

12個班級、1天操作、3位老師、1周後製
王主任及校長的開場白,勉勵學生多元參與及認識不同材料
#公共藝術 #民眾參與 #藝術深根 #活動 #第四年 #藝術教育 #publicart #participation #event #artroot #forthyear #arteducation